指數基金的跟蹤誤差,是指數基金漲跌幅與標的指數漲跌之間的偏差。一般情況下,偏差越小,說明基金和指數的走勢越貼合。實際上,指數基金在運作過程中,會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導致和指數表現存在偏離。
一、案例
一位投資者購買了某只ETF,關注到跟蹤的標的指數前一交易日上漲了3.6%,且該基金投資的股票平均漲幅接近4%,然而ETF場內交易價格卻下跌了0.84%。投資者因此向基金公司提出投訴,質疑ETF的跟蹤誤差過大,并對公司的管理能力表示懷疑。
基金公司經核查,該ETF的凈值同期漲幅3.54%,跟蹤的指數漲幅3.60%,基本一致,符合基金招募說明書中關于跟蹤誤差的控制目標,即“在正常市場條件下,力爭將基金日均跟蹤偏離度的絕對值控制在0.2%以內”。投資者所關注的“ETF場內價格”波動并非由基金公司管理不當造成,而是受市場情緒和供求關系的影響。
二、提示
(一)指數基金跟蹤誤差一般受現金留存、大額申贖、指數成分股調整、管理費等費用計提等因素影響。
(二)若產品跟蹤標的指數為境外指數,基金凈值還會受到匯率等因素影響,相比指數表現也會存在差異。
(三)根據ETF的《基金合同》和招募說明書等法律文件,基金管理人會承諾在正常市場條件下,將日均跟蹤偏離度的絕對值控制在某個數值以內,年跟蹤誤差不超過某個數值。
(四)ETF作為一種日益受歡迎的投資工具,投資者在交易前應全面了解其交易規(guī)則、特性及潛在風險,認識到ETF在二級市場交易和一級市場申贖機制和規(guī)則的區(qū)別,以防止因認識不足而導致的投資損失。
(五)隨著市場對ETF的中長期投資興趣增加,ETF的市場規(guī)模持續(xù)擴大。基金公司和券商應加強對投資者的教育工作,特別是在推廣宣傳時,應確保投資者能夠充分理解這些差異及其相關風險。同時,一線業(yè)務人員應接受更多關于ETF知識的培訓,以確保他們能夠向投資者準確、迅速、高效地傳達正確的投資信息和理念。
(資料來源:深圳證監(jiān)會)